
去年 iPhone、 iPad 上 Evernote 5.0 推出時我曾寫過一篇文章:「 Evernote 5.0 iPhone iPad 新介面推出,擬真介面的優缺點 」,表達自己不是那麼滿意「故意模擬紙筆記本」的介面設計,或許那看起來好像很有質感,但是一點都不便利,反而把紙本收納的麻煩帶到數位世界中,感覺是多此一舉。
在那篇文章中,我寫下「雖然高雅擬真風格看起來舒適,但畢竟我們不是真在紙本筆記使用 Evernote ,而是在台數位裝置上,對生產力工具來說簡潔數位化介面才是真正正道。」
幸好在 iOS 7 登場後,這一次 Evernote 終於改頭換面,在最新版的 Evernote 7.0 for iOS 7 中回歸到「數位的邏輯」、「數位的介面」,讓這個在行動裝置上的數位筆記本可以達到最大的便利性。
在 Evernote Android、 Evernote Mac、 Evernote 5 for Windows 最新版,以及這個更新後的 Evernote 7 for iOS 7 中,有一個預設的邏輯:希望用戶優先打開「所有筆記」。
尤其是 iPad 版更是讓這個集中注意力的好設計大幅發揮功效。
理論上「所有筆記」中最前面幾則、幾頁筆記,應該就是我們最近正在使用、即將需要的筆記記事。

非萬不得已,不需透過「分類」來瀏覽筆記,因為切換分類無論怎麼做都一樣很花時間,而且會分散注意力。
既然 Evernote 有很棒的「搜尋功能」,可以搜尋記事內的文字、照片上的中英文字、 PDF 內的文字,以及專業版可以搜尋微軟、 Mac Office 檔案內的文字,那麼需要什麼筆記用搜尋找出來最快。
這是數位化的優勢,沒道理不好好利用。

Evernote 最近幾次改版,讓自己從一個筆記、記憶服務,慢慢的調整成做為工作管理核心系統的服務,而這裡的關鍵就是讓筆記具備工作排程的能力。
從所有筆記清單中,只要將筆記方塊往左滑動,就能顯現出三種主要排程功能:
- 1.提醒:將這則筆記加入待辦清單並設定鬧鐘。
- 2.捷徑:將這則筆記加入常用重要筆記清單。
- 3.刪除:將完成後不再需要的筆記移除。
這三個整理動作,可以在 Android、 iOS、 Mac、 Windows 與網頁端完整同步。
而且這樣的操作方式搭配第一點,讓我們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單一的頁面上,也就是:「所有記事」這一頁。

點擊畫面左上方的「星號」,就能查看加入捷徑的重要筆記清單。我自己會把常用的記事標籤(例如:用重要與緊急兩標籤搞定 Evernote 四個層次的瑣事任務),或是這一兩天即將使用的重要記事,加入這份捷徑清單中。

點擊畫面左上方的「鬧鐘」,則可以列出提醒事項,在這份待辦清單中只要把某個項目往左滑動,就能調整時間或是勾選為完成。
我自己現在已經完全把 Evernote 當做待辦清單來使用了(參考:Evernote 活用「提醒事項」教學,解決七大時間管理問題 )。

在前一個版本的記事編輯畫面中,要查看地點、時間、記事本等資訊需要額外的彈出視窗點擊,無法和編輯內文一起進行。但是來到 Evernote 7.0 for iOS 後,把記事相關的地點地圖、時間、記事本和標籤資料結合在編輯畫面中,可以一起修改。
另外前一個版本中,有些重要功能在右上方、有些在右下方,而到了新版裡統一出現在右上方,讓用戶更容易找到。

Evernote 有兩大瀏覽模式,一個是卡片模式、一個是摘要清單。只要透過右上方的「排序」功能,就能切換兩種不同顯示模式,並且改變自己需要的排序方法。
我的經驗是,想要快速整理大量筆記時,適合使用卡片模式,能夠快速總覽大量的內容。而想要專注在某一類工作時,適合使用清單摘要。

Evernote 7 for iOS 在 iPhone 的小螢幕上,或是在 iPad 中,都提供了一個「快速面板」來加速用戶開啟一些最近用過的筆記。
在快速面板中,「捷徑」顯示的是最近開啟過的捷徑項目,「記事」顯示的是最近開啟過的筆記,「記事本」顯示的是最近有新增資料的分類,「標籤」則顯示最近有更動過的標籤。總結來說,就是從各種角度讓我們快速回到最近使用過的資料上。
在這個快速面板最下方,則有一些快速新增功能,讓我們直接建立照片筆記、提醒記事、待辦清單等等筆記。

新版 Evernote 7 for iOS 中,只要點擊筆記內插入的照片或 PDF,就能直接在上面用各種不同顏色的工具畫上註解。

也可以進行照片的裁切,或是輸入文字、箭頭標記。

我認為 Evernote 7.0 for iOS 最新版是一次很好的變革,上一個擬真化的設計對數位工具來說不是好事,在生產效率上增加了很多無謂的動作。
而在新版 Evernote iOS App 裡,讓我們聚焦在最近使用的筆記上,操作更清楚、更統一,雖然看起來不是那麼華麗,但是這絕對是好的改進,值得 iOS 用戶來試試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