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實習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9月4日,雲南省統計局在《雲南日報》等媒體公開通報一起統計弄虛作假事件。報導稱,國家統計局檢查組在統計執法檢查中發現,雲南省陸良縣發改局、工信局等5個部門違反統計調查制度或存在虛報統計資料的違法行為,陸良縣政府、縣統計局負有失察責任,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查處。
昨日(9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統計局網站獲悉,陸良縣工業企業聯網直報數據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嚴重失實。國家統計局抽查的當地20餘家工業企業2012年、2013年1~6月工業總產值共計虛報52億元。此外,曲靖市工信委公佈的數據顯示,陸良縣2012年1~7月及2013年1~4月工業經濟目標進度均未完成。
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徐國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虛報數據動因大多在於提高政績,維護「面子」,這種行為違反統計法且對宏觀決策造成不良影響。
對此,陸良縣統計局辦公室張姓主任對記者表示,會給公眾和媒體一個交代,統計數據亦正在核實更正,月底會有結果。
虛報工業產值被查/
面對統計數據弄虛作假,雲南省統計局選擇了向媒體公開通報,但被通報的陸良縣統計局卻對具體情況不知曉。上述張姓主任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也是從媒體報導上瞭解到的數據,具體情況國家統計局在處理。
《雲南日報》9月4日報導稱,根據國家統計局檢查組的通報,一是陸良縣工信局及其有關人員要求、授意企業提供不真實統計資料,陸良縣發改局、住建局、水務局、交通運輸局等部門作為主管部門,違反統計調查制度,提供不實的統計資料,作為調查對象,上述部門還存在虛報統計資料的違法行為;二是陸良縣政府、縣統計局負有失察責任。
9月5日,國家統計局官網上出現國家統計局統計執法檢查室有關負責人就此事回應媒體的文章。回應表示,查處雲南省陸良縣在統計上弄虛作假實源於群眾舉報。
國家統計局官網公佈的詳情顯示,通過干預企業聯網直報統計數據和編造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入庫舉證材料,陸良縣工業企業聯網直報數據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嚴重失實。國家統計局抽查的28家工業企業上報2012年工業總產值63.4億元,初步核實為28.2億元,虛報35.2億元。抽查的25家工業企業上報2013年1~6月工業總產值27.4億元,初步核實為10.6億元,虛報16.8億元。抽查的13個投資項目上報2013年1~6月投資完成額2.1億元,初步核實為0.2億元,虛報1.9億元。
目前,根據國家統計局檢查組的情況通報要求和雲南省領導指示,雲南省統計局配合曲靖市和陸良縣,按照程序正在對有關部門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認真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