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兩岸泡麵大王,頂新魏家位在彰化永靖的祖厝「成美堂」,牆壁上,彩繪著一幅魏家五兄妹,小時候騎三輪車送貨的創業故事。
這幅畫,說明了兩件事。第一,赤手空拳從一盤小生意起步,是魏家兄弟的出身;第二,老大魏應州負責在車頭抓方向,弟妹在後面幫忙推車,老大往東、大家不能往西,是兄弟之間的共識。
五十年後的今天,頂新魏家雖然已是台灣名列前茅的富豪世家,但擅長操作財務槓桿,多元發展橫跨食品、流通、地產、電信等事業體,強取機會財,依稀可見投機性格濃厚的小商人特質。表面上四兄弟共治,但最高決策仍聽命大哥定奪的合作方式,也沒有太大改變。
也因此,若能透析「大董」康師傅董事長魏應州的性格,便可窺見頂新集團的事業經營手腕。而一個人的深層性格,往往在重大危機事件中,才會顯露。
從這回的黑心劣油風暴,味全高階經理人強硬面對,也讓人想起,十五年前,魏家高價購併味全慘遭套牢,引發重大財務風暴;乃至更早西進中國初期,燒光第一桶金後,仍死命繼續重壓,每每事業發展遭遇危急存亡之際,魏應州便展現其霸道、敢賭的強硬態度。
為了去大陸,找鄉親籌億
連老家舊榨油機都搬去,卻賠掉九成
永靖一帶街坊都知道,當年魏家到大陸發展,曾受到鄉親相當多的資助。
一九八八年七月,台灣開放台商赴大陸投資,當時不到三十歲的老四魏應行,動身「上前線」當先鋒,在那個只曾聽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國度冒險找商機,替兄弟承繼父親的千萬債務,尋找解方。
魏家從北京起步,把老家的榨油舊機器搬過去生產,但產品價格不對;台灣熱銷的蛋捲,也找不到合適通路,四兄弟帶去的錢一下子就燒光了,向鄉親募資的新台幣一億五千萬元,快賠掉九成,還找不到熱銷的明星產品,得再從台灣籌錢過去。
》本文未結束,請購買雜誌
我已是訂戶,升級為訂戶會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