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鎘米、地溝油等食品汙染醜聞引發普遍的恐慌後,大陸興起食品網購熱,商家都以保證線上銷售食品安全無虞作號召。 新華社 |
食品汙染在中國大陸引發普遍的恐慌後,商家紛紛以保證線上銷售的食品安全無虞作號召,這項策略已掀起大陸的食品網購熱潮。
鎘米、地溝油等多項醜聞引發的食品恐慌,促使許多商家保證他們的供貨都是直接向農戶採購,而食品也迅速成為互聯網零售領域中成長最快的項目。
健康恐慌帶動線上零售業績
快速茁壯的中產階級原本就強有力地驅動大陸線上零售業的成長,健康恐慌帶來的食品網購熱,更如火上加油般地在煽動景氣。如今,中糧集團、順豐快遞等企業都爭相向消費者保證,民眾可以對他們提供的服務放心。
麥肯錫合夥人陳有剛說:「中國消費者比西方民眾更願意為安全食品支付更高的價格。在英國等市場,食品網購追求的是方便,而在中國市場,則是為了更高的品質和安全保障。」
然而,要讓疑心重重的中國消費者對食品品質放心並非易事。例如,張蕊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她對所謂的有機食品認證便表示懷疑。她說:「有機食品在中國是不存在的,這點大家都知道。」
商機5年內將飆到400億人民幣
然而,北京東方艾格農業諮詢公司的資深分析師周文權仍然預測,新鮮農產品的線上銷售總額,五年內會從今年的約人民幣115億元飆升至400億元。
Euromonitor的預估相對保守,但仍認為中國食品線上銷售的成長率會輕易超越主要的海外市場。該公司預計到2017年時,中國新鮮食品的線上銷售量會較今年的6.64億噸增加8%左右,同期間美國此類商品的線上銷售量將比今年的7700萬噸成長約5%。
曾在中糧集團旗下「我買網」購物的北京居民雷娜說:「線上購買的蔬菜確實新鮮,超市的食品看起來沒有那麼新鮮,特別是如果你晚上才去的話。」
跳過中間商買到食品新鮮度
線上商家表示,減少中間商可以提高食品新鮮度,讓食品流通更易追蹤,而供智慧手機查詢的包裝條碼,也能幫助消費者確認食品來源。
阿里巴巴研究中心高級專家陳亮說,線上客戶的評價和評分對於說服潛在買家相信商品的品質,也是重要的關鍵。他指出,「人們以前覺得在網路上購買衣服並不適合,但如今這已是最適合的銷售管道,食品銷售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陳有剛指出,發展全國性的冷藏物流鏈,是食品企業面臨的另一大挑戰。他建議相關企業聯手,與擁有冷藏設施的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
最近食品醜聞頻傳,也讓業者有信心可以克服這些市場障礙。上海線上零售商甫田網的創始人梁耀祖就說:「禽流感爆發期間,甫田網的雞肉銷售曾經大增。」他指的是今年2月出現的H7N9禽流感疫情。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You Say What You Like, Because They Like What You Say' - http://www.medialens.org/index.php/alerts/alert-archive/alerts-2013/731-you-say-what-you-like-because-they-like-what-you-say.html